武夷山景區遼闊,可以玩水也可以爬山,所以去了武夷山,儘管個人有些不愉快的經驗和惡劣的印象,但是憑心而論,還是有三個景點,我個人超級推薦,一是坐竹笩順著九曲溪漂流,另一是去觀賞張藝謀製作的山水實景舞台劇「印象大紅袍」,還有之前提過的下梅古鎮。
下梅鎮座落在武夷山市東部,離武夷山市區6公里,武夷山國家風景名勝區5公里,南接武夷山度假區。下梅村從北朝南,四面環山,村莊被一條900米長的人工小運河劃分為南北兩片街,有九處碼頭,具有江南水鄉風格。來到這個小鎮,要領略想像一下當年茶葉集散的重鎮風華,至今村內留有典型特色的清代古民居建築30餘幢,以鄒氏祠堂為代表的集磚雕、石雕、木雕、彩繪於一體的古民居建築群。記得一定要請一位專業的導遊,否則看到的只會是斷垣殘壁不知所云。
雖然去九曲溪坐竹笩漂流的過程印象差極了,但我還是覺得欣賞漂流沿岸景觀很賞心悅目浪漫的美事,值得一探究竟,畢竟九曲溪號稱是武夷山水景之最,河流除受河流自然彎曲的作用之外,還受多組岩層斷裂方向控制,形成深切河曲道,灣灣藏佳景,意趣無窮。
在此順便分享一下九曲溪要坐竹筏前我的特殊印象。就是我們花了近一個小時的時間排隊買票,每人最多可以帶六張身份證件買六張票,每天的身份證件只可購票一次,儘管有如此的購票限制,但是現場排隊人潮還是萬頭鑽動秩序紛亂差點大打出手,也不見景區管理人員出面管制。可別以為買到了票就可以順利登上竹筏,我們進了候筏區,才知道還要憑六張票去換一張登筏卡。這下可慘了,我們一行只有三名,還得去湊另外三名,問題是人海茫茫何處找人湊,湊不齊六人是不准上竹筏的,正在苦惱之計,只聽有名中年男子在叫喊:「我們有三人還差三人」,我欣喜地趕緊舉手回應:「我們是三人」,於是天南地北完全不熟的二家人便湊合著上了同一艘竹筏,霎那間我終於明白為何古人說百年修得同船渡。
「印象大紅袍」是2010年1月開演,由張藝謀、王潮歌、樊躍等著名導演編導,藉由武夷岩茶大紅袍描述串連喜怒哀樂與愛恨情愁的人生百態,還有獨創360度全方位旋轉觀眾席,讓長達一個半小時的戶外實景劇場表演時時刻刻充滿驚喜與期待,因為無法猜測下一秒燈光會在哪裡投射,人物會從何處出現。有人說大陸現在有很多地方都有印象系列作品,只要看過一處,其他便不用看了,但我個人倒覺得每處的印象,給人的印象都會是不同的驚奇,還是很值得去體驗不同的印象。最精彩的大王峰和玉女峰的愛情傳說,在夜色下一種幽暗的美,在朦朧美中,將九曲溪的二曲照過來的真山實水,扣人心弦讓我嘖嘖稱奇難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