二個禮拜的英國旅行,有些個人心得和觀察,純粹是個人的經驗,不能以偏概全,但是還是提供分享給大家。
到英國的第一站是倫敦,訂的旅館在市區位置很好,從旅館網站上的說明看來可以搭地鐵,我想這是省錢又方便的好事,於是在機場買了地鐵票推著行李上了車,路程的確很長,我心裡想真是賺到了,不然去搭計程車的話,肯定所費不貲。地鐵到了市區,但沒有直達旅館,需要換車,原來早先高興得太早了,換車才是惡夢苦難的開始。原來英國的地鐵有很悠久的歴史,我搭的地鐵站是沒有手扶梯,更甭提有電梯了。我拿著20公斤重的行李箱肩上又背著電腦和相機包,簡直欲哭無淚,只好一步一腳印外加步履躝跚,一級又一級地將行李扛向那似乎遙不可及的樓梯盡頭。說時遲那時快,居然有英國紳士過來問我是否需要幫忙,我點頭如搗蒜。就這二樣兩次要爬樓梯時,都碰到好心的紳士來幫忙我這不具姿色又狼狽的婦女。結論,沒有三兩下體力,千萬不要輕易扛行李坐地鐵,除非確信可以像我這麼幸運。
這次在英國坐了幾次火車,我喜歡倫敦的火車站和火車的準時。在兩個倫敦的大火車站,看到車站裡販售各式各樣的東西, 讓我想到台北的火車站也是差不多有很多店但好像以吃的為主,倫敦這裡更是五花八門,有花店、速食店、便利商店....,但我覺得最有趣的是看到一家啤酒店,他的店招真是有趣。我們在買火車票時有先預訂座位,上了火車便看到有被訂位的座位上都會插了張卡片,對照自已的座位號碼找到卡片即可,沒沒看到有人去搶坐指訂席的座位。
英國的無線上網在很多地方是要收費的,像我住在倫敦的旅館也是要收費,但有些餐廳為用餐的客人提供免費上網的服務。有次坐火車,車廂裡出現有Wi-Fi標誌,我芳心大喜以為是為搭火車的乘客提供的服務,努力地按所指示的網址填了一堆資料,想不到填完到最後一個畫面時,居然是問我要選擇多少錢的行動方案,當下心裡超級不痛快,因為我個人覺得應先告知要收費再要求填資料。
不知是我們幸運,還是文化教育的因素,我們在英國所遇到的店員、服務員都很有禮貌和很有耐心,就好像我們想到日本的店,就會連想到日本店員都超級有禮鞠躬敬禮有禮到家,英式待客禮儀雖不若日式般的鞠躬哈腰,但耐心與有禮的程度也令我印象深刻。乾媽有時找個東西,不是只問有沒有賣這東西,而是話說從前開始講古再講到為何要買這個東西,我一旁靜靜觀察那些店員,都超級有耐心和認真傾聽。
倫敦的馬路上,還可以看到貼心的提醒,要行人過馬路時,要先看左邊還是看右邊,避免行人穿越馬路發生危險。
有天在BATH鎮上看到有個花車廣告,我覺得挺有創意的,不僅增加市容的美觀,而且還挺引起注目,車上還有傳單供人取用參閱。乾媽說像這樣的宣傳手法在阿根廷的話,那些花和腳踏車老早就不見了。原來街上的廣告小物也可以反應出人民的素養與文化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