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一陣子大家聚餐,Ivy作了一大堆好料理,早己聽聞她作客家菜的好手藝,果然名不虛傳,一大鍋的炒米粉還能炒得條條分明又不油膩,而一大鍋鹹湯圓湯頭味美,令人吃了都還想打包帶走。當天Ivy還有道開胃小菜,令我回味迄今,於是找了個機會向Ivy請教,也分享給大家。

 

材料:台灣山藥、柳橙、桂花釀

 

作法:

1.將台灣山藥切成像指頭般的條狀。燒鍋熱鍋水,水滾後下切條狀的山藥汆燙,待水再開後,煮1分鐘隨即撈出,沖涼瀝乾。

2.將柳橙榨汁,以能淹蓋山藥的量,將柳澄汁加桂花釀一起煮開。

3.把燙過的山藥醃在桂花釀柳澄汁中,至入味即可。上桌前可再擠點新鮮的柳橙汁和切片的柳橙作裝飾。

 

Ivy表示,選擇用台灣的山藥,吃起來的口感會比較鬆軟。我不能理解為何柳橙汁要先煮過,Ivy說煮過的柳澄汁較為耐放,作好的山藥大約可以放在冰箱一個禮拜。我問可不可以用生的山藥,Ivy的經驗是沒煮過的山藥雖然較脆,但是黏黏的賣相和口感都不佳,所以建議還是稍微汆燙一下會較好。

 

原以為這是Ivy的祖傳秘方小菜,Ivy透露實情,是有回她到北京的餐館吃到了,印象深刻,回家後憑著記憶和烹飪的經驗,摸索出來的作法。不論這道小菜是怎麼來的,我還是要說這道小菜令我驚豔,好吃最實在!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E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