話說3月23日和魯平去北部探望一位生了雙胞胎的好朋友,回程時魯平提議要帶我去試試一家餐廳,有好友作伴當然是開心答應,誰叫我是永遠都有「好吃心」。結果她竟然帶我到一家我一直想試試的「印度客家料理」,真是太湊巧了。

Tangerine Restaurant.jpg

如果不是在多倫多認識來自台灣的Ting,我大概不會知道有「印度客家料理」這麼一回事。我們相識於去年的加拿大國家博覽會,我們都去應徵作台灣攤位的志工,而她是志工們的領頭,因為她得天天到場,還要負責發放車馬費的津貼給志工。 看攤位的期間,總不免要聊起來為何來多倫多,介紹一下自己的背景和家庭。她說她先生是來自印度的客家人,說是在印度某個地方,有群居了一群客家人,百年來還保有著客家民族的語言、風土人情等,聽得我十分好奇和覺得不可思議。

 

直到有天自己在網路上看到餐廳的廣告,有專賣印度客家料理的餐廳,再度引起我的觀注與好奇。在維基百科上查到的資料,真的是有印度客家料理,這是將印度料理,融合了中國的香料和烹調技術而成的料理方式,來源可以追溯自百年前居住在加爾各答地區的華人社群,他們大多是客家人。 在印度客家料理中,肯定是找不到豬肉料理,只有雞、蝦和蔬菜。很特別的是看到有一種叫在滿洲醬(Manchurian Souce)的調味料,用來烹調雞肉或者蔬菜。這種醬我從來也沒有聽過,從網路上的資訊才知道原來是由一位印度籍華裔人士 Nelson Wang先生,在 1975年所創作出來的。他開始從印度菜的基本食材加入了醬油,把玉米粉跟雞肉,調製成現在著名的「雞滿洲」( Chicken Manchurian)。

 

這天在印度客家料理,魯平再三警告這家餐廳的份量不小,所以我端詳了菜單,好多東西都想試試, 但是只有魯平和我兩人,我只好點了一份開胃菜拼盤,和一盤辣椒雞炒麵。 開胃菜拼盤有很多樣東西在裡面,至少可以稍稍滿足我的好奇心。其中比較道地和特殊的是Pakora,很像我們台式的「菜炸」,另外有炸春捲、炸餛飩、炸洋蔥圈和薯條。

開胃菜拼盤.jpg

印象中Ting提過好吃的辣椒雞,可是沒在菜單上找到純辣椒雞,只有主廚推薦的辣椒雞炒麵,所以就只好將就點了,感覺蒜味多過於辣椒味,是將炒好的雞肉燴在乾麵上,味道也還可以,只是Ting口中的辣椒雞不知是不是這個味道。

辣椒雞炒麵.jpg

拜Ting和魯平之賜,再度從美食,了解認識了不同的國度與文化。

 

備註:我順便查了一下滿洲醬,材料如下,只要先用油將辛香料爆香,再加調味料和水去煮滾,就可以作成滿洲醬,用來燴蔬菜或料理,改天自己來試試。

材料:2小匙薑切碎、2條青辣椒去籽切段、1大匙蒜頭切碎、2大匙蔥切碎、1大匙油、2大匙醬油、1/2大匙辣椒醬、2大匙蕃茄醬、1小匙辣椒粉、2大匙玉米粉、2杯水、鹽

arrow
arrow

    Ema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